上半年957专上学生堕诈骗陷阱

图:警方联同多个机构及院校展开一系列防骗活动。上\大公报记者莫云摄
【大公报讯】记者古倬勳报道:新学年伊始,半年骗徒再以学生作为行骗的专上迷途知返网目标。今年上半年,学生共有957名专上学生堕入骗案,堕诈涉及内地生的骗陷损失金额逾6000万元。
警方在开学季展开了一系列“防骗月”宣传活动,上透过举办防骗教育活动向本地及内地学生传递防骗资讯。半年金管局及警方也会在本月内向所有零售银行提供诈骗风险指标,专上以更有效识别潜在诈骗个案,学生期望透过多方协作更好地保护年轻人避免堕入诈骗陷阱。堕诈
“防骗月”宣传展开 提高防范意识
警方在今年首7个月录得24644宗骗案,骗陷较去年同期增约1%,上涉及损失42.4亿元,半年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.6%。专上迷途知返网专上院校方面,今年上半年有957学生堕入骗案,包括644名本地生及313名内地生,其中内地生的损失逾6030万元,占所有学生损失的55.5%,涉款最大的骗案类型为电话骗案;内地生每宗电骗平均损失约83万元,远高于其他骗案类型,亦为本地生平均损失的4.5倍。涉款最大宗的内地生为一名25岁硕士生,他在今年4月接到声称入境处的骗徒,指其涉金融骗案,他其后被自称珠海公安的骗徒施压,他将1097万元分六次转账至骗徒户口以自证清白,在受害人第二、三次转账时,银行已察觉不妙并尝试阻止受害人但不成功,直至第六次转账时受害人才意识受骗。
除了成为骗案受害人,学生被骗徒利用行骗的情况同样令人关注。一名19岁内地来港大学生涉为诈骗集团做跑腿被捕,他冒充廉署人员向受害人派发所谓“公函”讹称对方涉洗黑钱,要求缴付保证金自证清白,他涉三宗骗案,涉款约879万元。商罪科高级警司罗国凯指出,今年至今已有数名内地生因涉骗案被捕,骗徒或诱使受害人参与所谓特务行动以取回保证金,有些受害人为尽快解决事件而误信骗徒,最终不但金钱受损失,更要负上刑责,故此类“骗上骗”案件也要多加提防。
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上月与青协合作,跟进警方转介的骗案受害学生或涉骗被捕学生的个案,为相关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辅导及家庭关系辅导,至今有五名受害学生及三名被捕学生的转介个案,部分个案涉款高达300万元,其中两名被捕学生被骗徒利用做所谓“特务”,冒充官员收取保证金。青年协会副总干事陈文浩指出,青少年误堕骗案的因素包括对诈骗手法认知不足、被骗徒利用其渴望被接纳和被爱的情感,以及孤独与生活压力过大导致心理承受力弱,导致骗徒容易操控他们。
适逢开学季,警方正举行“防骗月”向内地与本地学生举行一系列防骗宣传活动,包括在10间大学宣传,鼓励新生填写反诈骗网上学习套件以减低受骗风险。警方亦会举行32场防骗讲座及活动、推出防骗广告及防骗宣传车等活动,从不同方面提升学生的防骗知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zaozhuang.haskj.com/html/510c71798772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